起订:1
发货:3天内
生成工作底图叠加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土壤二普1:5万土壤图和国土三调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形成“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叠加图斑(以下简称“叠加图斑”),形成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盐碱荒地叠加图层与地形地貌图,作为三普内业样点预布设、成果汇总等的工作底图。
样点分布图+遥感影像图+行政区划图,作为外业调查采样的工作底图。4.2样点预布设在上述“叠加图斑”上,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等环境变量,采用差异化密度的方法,布设表层样点和剖面样,赋值样点信息与任务。样点布设的具体方法,详见《土壤普查工作底图制作与采样点布设技术规范》。
4.2.3样点编码预布设的每一样点,实行“一点”制度,赋予一个16位的样点编码,即县级行政区域代码6位+土地利用类型4位+样品类别1位+序号5位(00001…)。
编码-6位为县级的各地行政区划代码,含前2位的省级编码。
编码第7-10位为国土三调土地利用类型编码,第7-8位为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级分类编码,第9-10位为土地利用类型的二级分类编码。
编码1位为样品类别,表层样为0;剖面样由上及下,发生层为1,第二发生层为2,第三发生层为3,第四发生层为4,第五发生层为5,第六发生层为6。
编码2-16位为县级样点顺序码,由普查工作平台生成该顺序码。
3.6.1数据安全存储与传输:建立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用现代密码等算法进行数据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主动保护,并进行数据容灾备份等,加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3.6.2数据使用保密机制:参与调查、测试与数据汇总等土壤普查各环节的人员,需要签订数据使用保密协议。
3.6.3 数据使用权限管理:参与数据审核、校验与汇总的、省级等,需给予一定数据使用权限,进入数据库系统,便于开展数据浏览、审核等工作。
3.6.4 数据发表与公开:在土壤普查结果公布前,区域(如县级或以上行政级)面上普查数据不得用于发表等。
仅开展的土壤生物调查,具体由土壤普查办委托相关单位组织实施,并按照《土壤生物调查技术规范》执行。8.1土壤生物调查任务8.1.1调查对象
(1)土壤动物:包括土壤线虫、蚯蚓2种典型土壤动物;
(2)土壤微生物:包括主要优势菌株、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典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呼吸速率。
8.1.2调查内容
(1)土壤动物种类、数量与分布;
(2)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类与分布;
(3)典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呼吸速率;
(4)土壤生物的资源收集与保存(样本、优势菌等)。8.2样点布设与采样测试8.2.1样点布设
在已布设的剖面样或表层样点中,选择出典型土壤的生物调查样点,并遵循生物气候分区控制,农用地主导、兼顾其他用地类型的样点布设原则。
8.2.2外业采样工具准备
除了常用土壤采样工具外,需准备塑料镊子、冰袋、小型冷藏箱、以及土壤生物保存溶液等。
8.2.3调查采样与保存运输
外业采集的土壤蚯蚓,保存在土壤生物保存溶液中;采集的土壤鲜样(测定线虫与土壤微生物)混合后装袋。土壤生物样品外业采集后,装入低温保存箱,尽快低温运输至相关土壤生物测试实验室。
8.2.4测试指标与方法
8.2.4.1 土壤动物:土壤线虫、蚯蚓的形态与分子生物学。
8.2.4.2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优势菌株、细菌与真菌的丰度与多样、功能微生物的宏组)、土壤生物活性(酶活性、诱导呼吸速率)。
相关生物调查与测试信息及时填报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8.3生物调查的成果汇总8.3.1建立土壤生物调查数据库
结合传统分类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基于我国典型土壤的动物、微生物与酶活性检测数据及其相关环境参数等,建立土壤生物库。
8.3.2撰写土壤生物调查报告
整理分析土壤生物调查的数据,撰写和提交土壤生物调查总结报告、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生物学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