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订:1
发货:3天内
南雄鼎成新材料科技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有机硅乳液型防水剂和干粉憎水剂的工厂,如果您有机硅砂浆憎水剂,表面憎水剂,有机硅乳液憎水剂,水性憎水剂的需求,请联系杨经理
干粉憎水剂FS-180用在与水泥相混合的各类干粉砂浆中,它的掺量为水泥骨料干重的0.5-1.0% (干态)。或者全部干料重量的0.2-0.5%
有机硅乳液型表面憎水剂用在表面防水处理时,加水5-10倍稀释后涂刷或喷雾。
鼎成新材料FS-180是有机粉末憎水剂,防水剂粉末,和瓦克POWDER D,SHP50防水剂粉末同类,自由流动性粉末,设计应用于水泥基干拌材料,在匀质板防水剂,珍珠岩防水剂,饰面砂浆防水剂等领域广泛应用。
典型性质 :
参数数值
外观白色自由流动细粒
无结块活性成分硅氧烷>94%
体积密度600g/l平均颗粒大小300μm
水溶液PH值PH=5.5.0-7.5
粒径<500微米的颗粒分布率
储存期12个月
特性和优点:
• 自由流动性白色粉末
• 增加水泥基材料的憎水性能
• 减少材料对水分的吸收
• 易于与粉状材料混合
• 可在水中分散
• 耐碱
• 防止液态水通过表面或毛细管作用渗透入固化的水泥基材料
• 能大量地减少水泥基材料的吸水率,即使与水直接接触长达24小时以上
• 建议添加量为干拌料重量比0.2%-1.0%,对材料抗压强度几乎不会有不良影响
南雄鼎成新材料FS180是一种新型的粉末状憎水剂,采用易溶于水的保护胶体和抗结块剂,通过喷雾干燥将包裹后获得。当砂浆加水拌合后,FS180的保护胶体外壳就会迅速溶解于水并释放出包裹的,使其再分散到拌合水
FS180的应用性:
1.FS180的对外保温系统抹面砂浆湿粘结强度的改善和吸水量的降低
2.瓷砖填缝剂
目前越来越多的瓷砖填缝剂通过添加有机硅干粉憎水剂来防止填缝剂被酸性清洗剂洗掉,瓷砖填缝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水分浸入基层,从而保证瓷砖的长久粘贴
3.砂浆内部的憎水效果
为了观察FS180在水泥砂浆内部的憎水效果,我们分别采用添加了0.4%(固体干重)FS180与同等体积砂浆制作了水泥砂浆试块,敲开后滴上水滴以观察砂浆内部的憎水情况。适用领域:饰面砂浆憎水剂,外墙砂浆憎水剂,干混砂浆憎水剂,保温砂浆憎水剂,纤维板材憎水剂,混凝土憎水剂,聚氨酯发泡水泥板憎水剂。显然,在添加了FS180的砂浆试块内部形成了水珠,而在添加传统憎水剂的砂浆试块内部形成了明显扩散的水迹。这说明FA-180使抹灰砂浆的整体防水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4.外墙腻子
腻子在建筑涂装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涂装基层的表面缺陷,提高基层的平整度;二是在基层与涂膜之间起着粘合过渡作用。对于外墙腻子来说,其耐水性能的优良对于保证涂料的长期耐久性至关重要。本公司采用粉状防水剂制的防水砂浆实例如下:水泥100份石英砂300份粉状防水剂0。但是,简单地使用某些憎水性添加剂可能会对腻子的粘结性能产生影响。通过实验验证,添加0.2-0.5%的FS-1800配方对腻子与涂层的粘结性能无论是干养护还是湿养护均没有明显的作用。
5、 FS-180的憎水性
从实验FS-180可以看出,当FS-180掺量超过0.1%时吸水率开始下降;在0.15%到0.2%之间,吸水量下降的幅度为显著;当掺量超过0.5%后,24小时内的吸水量几乎接近于零。南雄鼎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有机硅憎水剂厂家,主要生产有机硅乳液型憎水剂,砂浆干粉憎水剂,公司通过ISO9001品质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通过实验对比空白砂浆与掺0.2%FA180的砂浆在24小时内的变化得知,与空白砂浆相比,FS-180不仅明显降低了砂浆的吸水量,而且从曲线的终的发展趋势上看其24小时后吸水量也明显减缓。
南雄鼎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有机硅乳液防水剂,干粉憎水剂,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的厂家,公司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工业园。
以下介绍下南雄珠玑的历史:
唐、宋末年,中原内地频仍,不少氏族为避和自然灾害,纷纷经江西南安( 大余) 越梅岭南来。在古时,岭南地区为烟瘴之地和官宦贬谪之所。公司目前与碧桂园,广东嘉宝莉集团,恒大地产等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先民在兵荒马乱中,扶老携幼,历尽艰险,来到南雄珠玑巷。他们不熟悉岭南各种情况,不敢贸然再南下,只好在此安顿下来,重新创业。居住数年或数十年,他们逐渐适应了岭南地区气候和生活习惯之后,才逐步南迁珠江三角洲。故那里的许多名人望族,都把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乡”。
唐、宋末年,中原内地频仍,不少氏族为避和自然灾害,纷纷经江西南安( 大余) 越梅岭南来。在古时,岭南地区为烟瘴之地和官宦贬谪之所。有机硅憎水剂在保温建材憎水剂,饰面防水砂浆,混凝土防水砂浆市场有重要地位。这些先民在兵荒马乱中,扶老携幼,历尽艰险,来到南雄珠玑巷。他们不熟悉岭南各种情况,不敢贸然再南下,只好在此安顿下来,重新创业。居住数年或数十年,他们逐渐适应了岭南地区气候和生活习惯之后,才逐步南迁珠江三角洲。故那里的许多名人望族,都把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