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鲍星娃
巨头盘踞的跨境电商赛道,有太多起大早、赶晚集的规模较小玩家,即在行业发展早期就探索建立了新模式、吸引了首批目标客户,但后期并未充分利用先发优势,市场份额不断被吞噬,直至被边缘化甚至是完全消失。
前有母婴电商平台 " 蜜芽 " 发布 APP 停服公告、寺库被传出破产和疑似跑路的消息,后有被阿里收购的考拉海购逐步进入战略收缩状态,如今,沉寂许久的洋码头也自曝正处于众多危机之中。
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公开信中坦言,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均面临巨大压力。
外部来看,疫情防控措施对进口电商冲击严重,尤其在各个国际进口快递的国际航班运能大幅减少,口岸清关和整体时效链路拉长后,买手的资金结算回笼也受到严重影响,用户订单取消率比以前更高,业务端正持续下滑。
内部来看,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对于跨境业务的资金、税务等多方面的合规要求,洋码头在 5 月 1 号将平台的资金结算系统重新改造和切割,全部委托给有资质的支付机构,且全部在境外结算。
但平台现金流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引发了外部供应商债券诉讼和银行抽贷的连锁反应,甚至有少数债权方通过国内法院要求冻结银行资金进行保全等,这让洋码头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对于这些债务问题,曾碧波承诺,洋码头不会赖账,自己也不会随意跑路,哪怕是开直播带货也会把债还清,与罗永浩的 " 真还传 " 剧情类似。
作为海淘先驱,洋码头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在创立洋码头之前,15 岁便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的曾碧波曾在当时国内最大的 C2C 电商易趣网任职,正是这段工作经历,让其意识到了海淘需要更灵活的采购和运输模式。
2010 年,洋码头成立,并开始大举招聘海外买手,这些买手常年旅居在国外,是最早的个人商家,消费者可以通过买手在平台中的商店下单。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曾碧波同时成立了一家国际物流运输企业——贝海国际,买手们在海外采购的商品,均通过贝海国际运输到国内,再由国内物流公司送至消费者手中。
到 2014 年底,洋码头的全球物流中心布局基本完成,而这一年前后,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才刚刚上线了跨境进口业务。也就是说,洋码头的速度快于很多巨头。
" 买手制 + 自建物流体系 " 帮助洋码头迅速抢占了市场,收入也随之走高。2014 年销售额达到了 6.6 亿元,为2013年的2倍。
然而阿里、京东们带着巨大流量和商家资源入局后,市场竞争格局随之发生变化,洋码头的发展也坎坷了许多。
2016 年,本已敲定的 C 轮融资被搁置,洋码头自己的资金链也出现问题,甚至被迫在 2017 年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和业务收缩。
曾碧波曾承认,C 轮关键融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巨头涌入跨境电商影响了机构的投资策略。
到了 2019 年,阿里豪掷 20 亿美元收购网易考拉,跨境电商格局也基本稳定,天猫国际、网易考拉和京东国际稳居第一梯队,手握近 70% 的市场份额,作为开创者之一的洋码头,则逐渐被边缘化。
洋码头不是没有尝试自救。2018 年,洋码头抓住风口,在站内开启海淘直播,甚至还将目光转向线下市场,计划通过 " 自营 + 加盟 " 模式开设 1000 家线下门店。
兼顾线上线下两个销售渠道的策略与淘宝、京东十分相似,但与财大气粗、自带流量优势的巨头们相比,洋码头明显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曾碧波去年曾向媒体确认,洋码头已启动拆红筹架构,加快国内上市布局。
而从最新的公开信来看,成功上市前,洋码头还需要解决很多遗留问题,给予资本市场更多信心。
另外,洋码头在消费端的口碑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国内电商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的的数据显示,2018 年 -2020 年,在跨境电商的分类中,洋码头一直处于投诉排行榜的前五位,2020年甚至居于首位。
具体来看,大部分投诉都提到了假货、虚假宣传、商品质量不过关、商家不退货等问题。
曾碧波透露,目前洋码头还有上百万的流量,有上千个买手在平台继续经营,呼吁平台买手召回粉丝,恢复直播和商品上架销售。
以上就是又一家老牌电商命悬一线,创始人可能成为下一个“罗永浩”石榴很新鲜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