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顶尖广告
人们常说,所有的离开,都是蓄谋已久的。
在职场中,同样是这个理。
攒够了失望,默默咽下所有的苦水和憋屈,最终化作一句若无其事的“我不想干了”。
对于不想忍就滚的打工人而已,离职或许是轻盈的,或许是沉重的。
但是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离职竟然是时尚的。
01你听说过“离职箱”吗?想必大部分人都只在电视上见过。
小时候总觉得电视里的男女主离职后,抱着一个大箱子离去,时髦又潇洒。
工作后再看只感觉悬浮做作,毕竟真正的离职都是细水长流。
多少人从提离职的那天起就开始了“极简”行动,连喝水都只用公司的一次性纸杯。
到了last day两手空空带上自己就离开,主打的就是“一切皆空”。
不过,最近电视剧照进了现实,“离职箱”火起来了。
在小红书,Manner外卖箱已经成为都市丽人的离职标配。
分别有黑白双色,设计简约高级,只印着Manner的logo,没有其他多余的图案。
为了方便搬运,Manner在左右两边特意做了提手。
这个贴心的设计,巧合地和电视里的白领“撞箱”了。
需要一次性点超9杯,才可以拥有。
乍一看没啥特别,怎么就成为时髦的离职箱呢?
据说,是因为最后一天请大家喝“散伙咖啡”,然后顺手用来打包东西走人。
为了纪念“逝去”的工作,网友们又称之为“离职骨灰盒”。
啊,这该死的仪式感。
叫“离职箱”,难免给人一种灰溜溜离开的凄凉感。
换作“离职骨灰盒”,却莫名有一种“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的美好寓意。
抱着“离职骨灰盒”大步迈向光明的未来,一想到这个画面,别提有多振奋人心了。
有了这层氛围滤镜加持,“离职骨灰盒”立马就像转锦鲤般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
无数备受工作折磨的打工人,在有关Manner离职箱的笔记下求“接好运”,希望自己也能早日脱离苦海。
霎时间,Manner外卖箱成为都市白领的“精神寄托”,让迷茫失意的心灵得到短暂慰藉。
拥有Manner外卖箱,成为了一种离职新时尚。
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奇奇怪怪方式爆红,Manner赢麻了。
02当然,Manner的“时尚感”也有一份自己的功劳。
这与Manner一贯的营销风格息息相关。
还记得今年LV“下凡”震惊全网的联名吗?
事件中的另一个主角,正是Manner。
今年6月,LV联合Manner一口气在上海开出了三家快闪店。
除了售卖LV杯套的咖啡,还卖书,买超2本赠送LV帆布袋。
也就是说,花580元就能拥有人生中的第一个LV。
冲着这个极致性价比,一大波顾客涌入Manner快闪店,远超出预期,双方不得不紧急叫停联名。
虽然联名中途“夭折”,但是搭上了LV,Manner一战成名,把时尚精致sense拿捏到位。
不光是重量级的LV,Manner的联名对象从来都是“大富大贵”,充满了level 。
牵手顶级“贵妇”品牌赫莲娜,开启「一夜青回」联名活动,畅聊有问题的青春。
满屏奇奇怪怪的问题,一帧又一帧地戳中了年轻人的内心,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携手特斯拉,以时间为契合点,开展了“充电只要一杯咖啡的时间”的主题联名,巧妙传递各自的便利性卖点,同时带火了“20块拿下特斯拉”的段子梗。
从“充电”共通点入手,与看似毫不相干的特斯拉联名,拉满话题讨论度。
此外,Manner还和“鲜花界中的爱马仕”野兽派合作过。
在野兽派十周年之际,以野兽派桂花乌龙香氛为灵感,推出「青花瓷拿铁」,尽显国潮文艺范儿。
在跨界这条路上,Manner通过不停的“傍大款”让消费者短暂体验到跨越消费阶层的快感,算把心理代偿机制玩明白了。
不仅牢牢掌握着流量密码,品牌格调和质感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沾了大牌的光,Manner也成为了不可高攀的咖啡界女王。
04你可能会问,Manner凭什么?
要知道,当初被誉为“新茶饮第一股”的喜茶搭上FENDI,可是被全网调侃喜茶“高攀”了。
瑞幸神仙联动茅台,也不乏茅台自贬身价的质疑声。
为什么Manner与一众顶级品牌联动,却没有任何违和感?
答案就藏在Manner的崛起之路中。
8年前,一家只有2平米、开在小区门口的“夫妻老婆店”,现如今即将开出全国第1000家门店,彻底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和市面上的咖啡不同,Manner活成了一个异数。
既不主张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体验,又不追求瑞幸烧钱式的规模扩张,也不走库迪、幸运咖的低价下沉路线。
而是把自己定位为“平价中的精品咖啡”,极简掉不必要的门店面积和精致装修,在5-20平米的档口坚持半自动咖啡机品质。
一杯客单价低至22元的咖啡,还能做出拉花造型,自带杯还能再减5块。
可以说,Manner两手抓性价比和精品,走出了星巴克和瑞幸之外的中间路线。
不迎合下沉市场,不放低品牌姿态,恰到好处的精致格调正中CBD白领们的下怀。
为了匹配精准客群,在开店选址上,Manner采取了从CBD城市中心突围的策略.
致力于成为“公司楼下的咖啡店”,让白领们触手可及,怎么也飞不出Manner的世界。
当主打“充电”性能的咖啡,遇上靠咖啡续命的996大厂加班人,无疑是天作之合。
今年6月,马云视察阿里园区,一个偶遇的“打卡照”成就了Manner的历史一刻,无形中让大厂与Manner建立了深度绑定。
与此同时,背靠字节跳动、美团等融资“大树”,Manner攻略大厂之路也是一帆风顺。
经过一系列的跨界营销和门店扩张,Manne已经成为长三角白领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时尚与精致,早已刻进了Manner的品牌DNA。
正如“职场骨灰盒”,就算是卷铺盖走人,也要留给打工人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谁敢说这一扬,不会是一次新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