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深度评测:我为什么使用lattics?郑仁经历了什么
2024-02-23 18:38  浏览:36

来源|王智远

这两天,笔记软件市场火了。为什么?

10月23日这天,语雀服务器崩了,客户端、网站、移动端都无法打开,整个故障时间持续7-8个小时,直到晚上22点左右才恢复。

如果你不经常写作,可能不太关注。但是,对于写作、做表格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想想一下,昨天编写的文章、重要会议纪要、汇总数据今天要用,结果因为一个外部因素无法访问,你多么焦急无助。

之前经历过这种情况,深感其痛苦。

日常之中,除写作外,我还得忙于各种事务和人际交往,时间非常宝贵,我必须在零碎时刻抓紧每一分钟,尽可能地完成写作。

这种背景下,我平均每天在手机上,大概写50张卡片笔记,其中还包含各种剪藏。

为保证成文效率,和每年180篇作品的目标,最后,每天还得刻意留出3个小时,集中精力迅速成文。所以,选择一款真正合适的笔记软件,尤为关键。

01

我曾尝试过许多笔记软件。

包括Notion、熊掌记、印象笔记、Typora、Zotero、Obsidian和思源笔记等,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不幸的是,几乎都不能完全满足我的综合需求。并没有吹嘘,直到遇到Lattics,这款软件,算是解决我大部分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即:

对内容创作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你也许会说,内容质量、独特视角、丰富创意、一线对话带来的观点、没错,这些非常关键。

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你会发现,如何完善地将一个观点表达出来,并提供有力的信息佐证,同样重要。

请你想象一下:

上班路上,你随手翻看手机,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主张“深度思考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执行力”;这个观点与你心中认知违背,瞬间激起你的反驳欲。

你认为,思考太多会让一个人成为行动的矮子。于是,你立刻把该观点简要记录下来。

下班回到家,坐在电脑前,心中充满写作的冲动,想表达出来。可是,如何开始呢?

为了确保文章即有深度又有说服力,你就在想,我需要一些佐证,一些实施研究,和权威数据来支撑我的观点。

然后,你就去收集这些数据。结果,坐在电脑前半天发现,文章根本没有写成,全做收集的动作了。

所以,我说,更关键是拥有一个完善的工作流,从捕捉初始观点、系统地收集信息、整合关键资料,到最终形成连贯逻辑论述。

只有这样,文章才不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这一切,刚好是Lattics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到底怎么用的?

日常,我收集内容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叫做自上而下,简单来讲,你有一个任务,要写一篇关于“某个话题的文章”然后围绕任务,去收集所需要的素材。

就像:

你要做一顿饭。首先你得知道要做什么菜,比如说“鱼香肉丝”。有了这个目标,你就会围绕这道菜,找材料,如猪肉、木耳、红椒等,然后去菜市场采购。

同理,当你知道要写某个话题的内容,你就会针对这个话题,去搜集相关信息,为逻辑清晰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种是自下而上,我也称它为漫无目的。就像在超市,没有购物清单,但遇到打折、看上眼的食品,就随手放入购物车,等回家再想怎么搭配烹饪。

在写作中,正如每天随手记录看到的有趣、或觉得将来有用的信息,然后,就存起来,看看以后有没有用。

无论自上而下的策划式收集,还是,自下而上的随性手机,每到晚上,我会将手机上积累的信息,整理并同步到Lattics上,并为它们加上标签。

这么做,能帮我好好管理和用上我收集的每一点信息。

所以,Lattics首要功能,也可以称之为信息流的第一步,便是强大的卡片库。

02

然而,问题来了。很多人写的卡片,都消化不了。

什么意思?

大脑有囤积癖好,看到有用就保存下来,随着时间推移,卡片积累越来越多,导致卡片库逐渐沦为一个被遗忘的仓库。

这种现象在使用markdown格式的软件中,尤为常见;比如:熊掌记、印象笔记、思源笔记、Obsidian。

怎么办呢?

Lattics另一个强大功能是,思维导图。

当你在卡片下打上标签,只需简单地一点击,系统便会为你展现与这个标签相关联的所有内容。

这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让你可以直观地查看并串联相似主题的内容,一目了然。

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我写很多关于“做事”方面的思考,这些内容或长、或短非常零碎,散落在卡片库里不成体系;昨天,我突然萌生整理这些内容的想法。

我并没有逐一翻找,而是在某一个卡片下面,轻轻一点“做事”这个标签。瞬间,之前散落的、关于“做事”所有笔记都被串联起来,让我轻松地进行整合和编写。

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大部分笔记软件都有。

深度评测:我为什么使用lattics?

等等,它的确有些不同。

比如:

传统写作中,我们经常依赖导图来整理思路。但当你面对一堆零散的卡片时,要将它们整合成一个有序的导图真的很有挑战性。

Lattics给了我一个全新的选择。

相比之下,很多现在流行的笔记软件,在构建这样的递进逻辑关系上,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根本不支持这种功能。

除此外,导图还有很多小功能,我还在探索中。

如此一来,导图结合标签,我便有效的嫁接了卡片输入、输入的过程,实现从零散信息,到有序知识的流畅转化。

以上算基础,我更喜欢项目文件夹。什么是项目文件夹?

顾名思义:

项目文件夹是一个“大箱子”。我有啥事或者想做的项目,比如“写一本关于摄影的书”或者“研究GPT知识”,就可以为这件事创建一个项目文件夹。

这个大箱子里,我可以放收集的所有和这个事情相关的资料、点子、计划等。所有东西在一起,方便我查找,也不会乱八七糟。

简单说,它是帮我把杂乱的事,整理井井有条的好工具。

归类是一种将信息系统化的方法,使知识变得条理清晰、更具价值。每次完成文章后,我都会习惯性地进行分类。

例如:

文章会被分为如“思维类、目标类、工具类”以及“营销洞察类”等,目前已经有20多个这样的类目。这种分类方式让我形成了一个明确的知识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使得查找和回顾更为便捷,而且当我想要深入某个领域创作时,我清楚地知道该从何处入手以及如何逐步展开。

你可以创建各种类型。

此前,我在某内容平台看到一则信息,一个人把知识按照图书馆标准及编码分类。有心理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等。

然后,基于大类做细分,把学到的东西往里面放,这样的好处是知识整理非常有序,系统化、深入研究,真的一辈子可以用。

劣势是复杂、更新困难。特别在遇到一些跨领域知识时,你可能会纠结于应该归属到哪个类别中。

无论你的知识管理需求有多复杂,Lattics都能完美实现,而且,它的离线功能,让我在iPad、电脑上都可以轻松访问,不必担心网络问题带来数据丢失。

03

我也在思考,这款软件,与其他软件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功能上:

与Obsidian和思源笔记相比。它们都是本地化的软件,当然,如果需要在线同步,可以选择iCloud,但对于Windows用户来说,这并不是最佳选择。

再者,Obsidian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尽管,其社区提供了大量的主题和插件,但对于我来说,大部分并不实用。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调整和定制软件上,而真正用于写作的时间却大大缩减。

与Notion和钉钉个人版相比较,它们的AI功能的确令我眼前一亮,但其“块”结构的多层次设计有时真的让人感到头疼,可能更适合文章,不太适合卡片。

与Flomo相比。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具,更像是两个互补的工具,可以同时使用。

与Seeds(思记)相比,在卡片整理上,它的确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其双链的反向链接功能,隐藏得比较深,导致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被忽略。

这意味着,我依赖双链来建立、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时,会错过一些关键的反向链接,从而损失整个知识网络的完整性。

同时,当需要在画布中添加卡片时,它只支持搜索,而不支持筛选,这使得当卡片数量众多时,我找到所需要的卡片,变得非常困难。

深度评测:我为什么使用lattics?

从体验上:

确实,“不折腾、不迷失”是我对Lattics的恰当描述。它集合了其他多款工具的优点,并解决了它们存在的问题。

以前,我很喜欢印象笔记里的素材库功能,它缺乏无限层级,让我颇感失望。Lattics不仅提供无限层级,还结合了卡片库功能。

Notion自由度无疑很吸引我,但网络不好时,真的很抓狂。好在Lattics主打本地应用,既继承Notion的灵活性,又不受网络影响。

对双向链接的工具,我确实有着特殊的偏好和追求。事实上,双链不仅帮助我组织和连接知识,还促使我发掘和创造全新的内容。

我的第二本书,第三本待出版的书,都是依靠双链:现在市面上唯一没有把双链优化好的地方在于,链条多了,内容之间跳来跳去,而且,还经常让我丧失当下的思路。

Lattics解决了该问题。

不仅集成双向链接,还有可编辑图谱功能,并提供三种细粒度模式,来避免频繁的跳转,帮我更好地集中思考。

至于一页式笔记,也就是,在同一页面下浏览某主题的所有内容,Lattics的顺序阅读功能,成了我输出或整理时的得力助手。

如果你对主题、颜值有要求,会员版提供的10几种外观足够用了。

因此,我觉得Lattics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技术的复杂性隐藏在后台。

核心理念,似乎是帮助用户专注于创作,而非被大量信息所淹没,或在工具的使用上浪费时间,从而确保我们真正有所产出。

04

所以,该怎么定义Lattics这款笔记产品?

带着好奇,我在官网找到了答案,这也与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写作理念不谋而合。他们称作为类脑式(neuromorphic)。

什么意思?

我特意查了一下,类脑的概念,由Carver Mead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是一位在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先驱。

字面意思是“模仿人的大脑”。

深层指,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结构原理,来设计算法、芯片和计算系统,这在当今人工智能领域经常被提起。

因为,人们认为模仿大脑的工作方式,可能会导致更高效和更自适应的计算方法。

比如:

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对话通常非常流畅,但当我们尝试写作时,思绪却经常卡壳?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网络,里面的思考都是互相连接、多方向、并且不按顺序来的。

而且,大脑分两种方式存信息:一种是短时的,就像临时记东西的小本子,适合记录灵感一线时刻;另一种是长时的,像一个大仓库存很久以前的东西。

如果你不能在短时间内记录下来,就很容易被淹没掉。

恰巧,如果能够将笔记软件设计成,支持这种网状思考,那么,它就能更好地适应自然思维方式,使你在写作、整理思路时更为流畅和直观。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更自然地连接不同的观点和信息,从而更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和洞察。所以,我觉得类脑笔记软件有三种核心优势:

1.最小想法切入

只要你有一个想法,无论多么微小或初级,比如一句突然想到的话、一个特定词汇,一个还没完全成型的模糊概念,你都可以直接、迅速地在类脑笔记软件中记录下来。

这种轻松记录的方式意味着,你不会困扰于“这样对不对”或“还不够完善”等初步的忧虑,而错过了捕捉那个灵感的机会。

2.模拟真实思维

随着时间推进,我的所有笔记都可以无限扩展、细化,甚至与其他思考相互连接。

比如,我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东西,我会用在营销方面的分析上;反过来,我对营销的观点、例子也会用来证明心理学的某些理论。

这种把不同学科的东西混在一起的做法,让我的笔记更有意义、更实用,也让我了解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我可以随时给我的老笔记加点新内容、新想法,让它们永远都不过时、这种做法不仅让笔记更有价值,而且,也鼓励我不停地学习和思考新的东西。

3.信息可视化

我们都知道,看一张图,有时比读一堆文字来得直观。

在我整理知识时,如果软件能够用简单的方式展示出来,我就更容易思考、找到想要的东西;当这张知识图变得越来越大,我也能立马看出哪些地方还没学到。

类脑笔记软件就做到了这点。

它把所有信息都表现成一个大网,让我一眼就能看到所有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样一来,找东西超快,而且还能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新联系和想法。

理解这些后,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强调Lattics如此符合工作流程:从形成观点、搜集和整理素材,到逻辑地组织内容、完成文章,并最终进行项目归档。这也是我使用的理由。

总结而言

类脑笔记,更科学化知识的方法。

正如20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物理学家Albert Einstein所言,大脑不是用来简单存储信息的,而是,用来处理和理解它。

所以,如果你不能快速输入、快速输出,那么,你就失去了大脑最有价值的功能;毕竟,高效利用工具,是精湛技能,策略性思维的体验。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