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算力输出,绿色电力“充能”数字经济
2024-06-07 06:15  浏览:37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对算力的需求持续提高,全国多地围绕数字经济建设的工程项目迎来新进展。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内,中联220千伏变电站完成扩容验收送电,承接京津冀数字经济日益增多的产业需求。当地依托资源优势和能源产业基础,把数字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以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为重点的算力产业发展。

算力攀升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算力虽不可见,但小到网购、刷剧,大到发展高端制造、建设智慧城市,皆因海量算力的支撑才得以实现。

山西抓住数字机遇,借助地处中部、毗邻京津冀区位优势,以及煤电和新能源的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内,多座数据中心服务器在高速运行。

据介绍,2018年,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灵丘县落地,拉开了大同算力产业发展的序幕。此后,随着阳高中联绿色数据中心、京东集团华北(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相继落地,以及秦云超级能源综合体(平城、广灵、灵丘、天镇)项目陆续完成基础设施+产业链融合的规划及建设,大同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规划总投资442亿元,服务器规模超350万台,算力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算力中心城市的雏形正在形成。

大同算力发展优势明显。气候方面,大同气候冷凉,地质稳定,每年有近10个月时间能够使用自然冷源制冷,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节约能耗30%,是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的理想区域;

区位方面,大同位于“乌大张”(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长城金三角合作的结合处,距北京330公里,是距离北京较近的能源大市,也是山西省唯一拥有双路由骨干光纤专线的城市;

电网方面,大同电网骨架坚强,储能发展较快,电网柔性调节和供应能力较强;

电价方面,与周边数据产业发展较快城市相比,大同市算力企业电价有一定优势。如2024年1-2月中联平均电价约0.5元/度,战略新兴产业奖补政策实施后,算力企业用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制图:邓豪俣

算力聚集带动产业上下游

大同市还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以产业链“链长制”和特色专业镇等为牵引,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完整的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配套。

上游装备制造业逐见成效。据介绍,大同目前已落地秦云、中联联志两大服务器生产项目,秦云服务器生产项目已建成2条自动化生产线,产能为30万台/年。

近期,秦云基础与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合作签约,长城将2条SMT贴片电源产线、2条组包产线搭建到大同服务器工厂,并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资生产电源及长城服务器,预计产量5—10万台/年;中联联志阳高服务器智造项目设计年产量5万台(通用服务器、AI算力服务器),近期正在安装调试生产线设备。

数据服务业也在扎实推进。据悉,大同目前已引进培育49家国内知名呼叫标注数据企业,包括京东、抖音、科大讯飞等,还建设完成金贸大厦、东风里数据产业服务基地、京东物流、京东科技金融等多个大型职场,10个县区实现了职场全覆盖,累计招聘1.8万余人次、培训1.7万余人次、上岗1.4万余人。

大同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现有数据中心拥有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在做大做强现有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把数据中心上下游的装备制造和数据服务业作为引进重点。

绿色算力跑出发展新动力

能源供给稳定对“算力输出”至关重要,“双碳”背景下,推动算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行业共识。从输煤炭、输电力的能源重镇,到输数据、输算力的数据服务之城,大同协同发展算力与电力,积极发展绿色电力。

这是2024年5月29日拍摄的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目前,大同正在推进建设国电湖东、晋控同热三期和中煤3个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煤电项目,及大怀线特高压输电工程、600万千瓦晋北新能源基地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

以600万千瓦晋北新能源基地项目为例,就在原本因采煤受损的土地“伤疤”上,发展起光伏产业。全部建成后,这一基地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清洁电力270亿千瓦时。

制图:邓豪俣

此外,大同还有丰富的深部地热资源,可满足数据中心绿电的储能需求。目前大同正在积极创建绿电园区、低碳园区吸引更多的产业项目。

以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加大新能源和节能降耗技术推广与应用,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通过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数据中心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实现零碳绿色数据中心目标。

以上就是算力输出,绿色电力“充能”数字经济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