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
2023-04-14 06:34  浏览:25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

康熙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炸,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 八岁时,其父顺治帝福临去世,而后他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 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 思。

康熙登基时,由于年幼,祖母太皇太后给他配备了辅政大 臣。为了避免出现顺治初年摄政王多尔衮擅权独断的局面,决 定不再由皇族宗室中的长辈摄政,而从异姓功臣中选拔了四位 辅政大臣,以便相互制约,同时由皇族宗亲勋贵对辅政大臣实 行监督,再由太皇太后对军国大政进行总裁。这样,康熙即位 后,内有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懿训I,外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 隆、鳌拜四大臣辅政。四大臣辅政之初,尚不能结党羽,和衷共济,实践他们在顺治皇帝灵位前的誓言。但后来逐渐形成鳌 拜结党营私、欺凌幼主的局面。

鳌拜首先拿苏克萨哈开刀,顺治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利用 权势,曾将原定圈给镶黄旗的永平府一带的好地让给正白旗, 而把河间府一带的次地给镶黄旗。这件事当时曾引起一场风波, 但事过二十多年,旗民各安生业,旧怨也已淡忘,鳌拜却旧事 重提,让正白旗与镶黄旗互换土地,以讨好自己和遏必隆所在 的镶黄旗,而打击苏克萨哈所在的正白旗。

这件事马上引起朝野上下的普遍反对,正白旗的人告到户 部。大学士、户部尚书苏纳海认为不可,直隶总督朱昌祚以此 举会造成数十万名失业者而抗疏,称其不便,保定巡抚王登联 以圈地扰民而疏请停止互换土地的举措。鳌拜矫诏将这三位大 臣谋杀。借机又一连七日强奏矫旨,将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及其 子孙全部处死,并抄没家产。鳌拜肆无忌惮,专横跋扈,一些 重大朝政,在家中议定后便施行,不把少年天子玄炸放在眼里。 鳌拜目无君主,举朝震惊。康熙帝虽然内心对鳌拜极为不满, 在表面上却不露出来。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2)

康熙六年(1667),玄炜十四岁,辅政大臣索尼授引顺治帝 福临十四岁亲政的祖制,疏请康熙帝亲政。康熙在征得祖母同 意后,允索尼所奏,开始亲政,而这时索尼去世,鳌拜成为首 席辅政大臣。鳌拜与遏必隆同族结党,镶黄旗独掌朝政,更加 飞扬跋扈。康熙同祖母密商后,决定铲除鳌拜。

但鳌拜为三朝勋臣,握有重兵,遍置党羽,不便轻易动手。 于是玄炸每日佯装与一群少年侍卫练习摔跤,嬉戏玩耍,从来 不过问朝政。一天,鳌拜仍大摇大摆地走入皇宫时,玄炸突然 命少年侍卫一拥而上,把鳌拜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然后,宣 布了鳌拜的三十大罪行。但康熙对鳌拜做出了宽大处理,免于 死罪,只把这个老奸巨猾的权臣终生监禁了起来。随后对遏必 隆也革去太师之职,还保留了其公爵位。

这样处理,康熙不仅一举清除了鳌拜及其同党,而且稳住 了镶黄旗。当时,康熙帝年仅十四岁,如此部署周密,沉着机 智,处理得当,不失分寸,已初步展示了其卓越不凡的政治家 风范和谋略。此后,康熙帝革除旧制,施行新政,勤于国事, 好学不倦,御敌人侵,统一山海,重农治河,提倡文教,开创 了 “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

纵观康熙一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贡献,主要有八点:

康熙十二年(1673),二十岁的玄炸开始了平定三藩叛乱的 斗争。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3)

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坐镇云南;平 南王尚可喜,坐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坐镇福建。这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 三桂实力最强。从顺治朝开始,清廷的军费开支浩大,每年入 不敷出。以顺治十七年(1660)为例,国家正赋收入银八百七 十五万两,而云南一省就要支出银九百多万两。尽全国财力, 也不足一藩之需求,到康熙初年,这种财政困难仍未见好转。 圈占土地,掠夺人口。平西王吴三桂还自行选派官员,由此, 除去鳌拜后,三藩成了康熙最大的心病。

在这一年,尚可喜上书想归老辽东,以其子尚之信袭爵, 留在广东。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不让他儿子接替平 南王爵位,这一来触动了吴三桂、耿精忠(耿继茂之子)。他们 也上书告老,假惺惺地主动提出撤除藩王爵位,试探朝廷。康 熙于是抓住时机,决定三藩俱撤。当时,朝廷上下主张不可撤 藩的占绝大多数,认为撤藩将促使三藩反叛,支持撤藩的只有 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等少数官员。年轻的康熙帝力 排众议,说:“三桂等蓄谋已久,不早除之,将养成患,今日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制人。”

果然,吴三桂见偷鸡不成,首先公开举起叛旗,耿精忠、 尚之信等也纷纷啸众而起。随即,东南西北,一石激起千层浪。 京城里有杨起隆举事,察哈尔有阿尔尼叛乱,京师又发生地震, 太和殿又失火,康熙爱后赫舍里也崩逝。朝里与朝外,外叛与 内变,天灾与人祸,一齐击到青年天子的身上。一时间人心惶 惶,京师不少官员甚至把家眷送归了老家乡里。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4)

沉着冷静是杰出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康熙帝在危急时刻, 坚持镇定,心静不慌,原来主张不可撤藩的大臣索额图等提出 要处斩建议撤藩的大臣,康熙帝义正词严地说:“撤藩是朕的 主意,他们何罪之有?”

这就坚定了 平叛大臣的决心, 康熙帝首先下诏 削去了吴三桂的 官爵,公布其罪 状,不久又将留 居京城的吴三桂 的儿子吴应熊、 孙子吴世霖等逮 捕处死。进而一 方面调兵遣将, 集中兵力讨伐镇 压吴三桂;一方 面又下令停止撤 消尚之信、耿精 忠的藩王称号, 以便把他们稳住, 尚之信、耿精忠 一看形势对吴三 桂极为不利,便带兵投降了。

吴三桂开始打了一些胜仗,后来清兵越来越多,越打越强, 吴三桂渐渐支撑不下去了,最后连悔带恨,生了一场大病后就 断了气。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璘继续领兵造反。康熙二十年 (1681),清军分三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世瑜自杀而死。

这样,经过八年的平叛战争,康熙终于取得了削平三藩的 胜利,统一了南方。

早在康熙元年五月郑成功病逝,其弟郑世袭与其子郑经为 争继承权火拼的时候,清廷就派人招抚过郑经,但未成功。不 过与此同时,清廷派兵相继收复了厦门、金门等郑氏控制的沿 海五省主要据点。康熙六年和八年,清廷又派官员赴台招抚, 均遭拒绝。郑经企图继续割据独立,要求像朝鲜、琉球一样保 持藩属关系,结果这些谈判不能进行下去。康熙认为台湾皆闽 人,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坚决不许台湾独立。这显示出康熙 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三藩之乱,郑经乘机出兵攻 占福建、广东沿海七府,但清廷仍将他与三藩区别对待,命前 线指挥官对耿精忠宜用剿,而对郑经则用抚,并对招抚的条件 作出重大让步。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5)

当招抚再次遭到拒绝后,清廷于是将招抚重点转向郑氏部 属,正式提出“招抚条例十款”,并在漳州设“修来馆”,对投 降官兵实行厚礼款待,给予高官厚禄等优待政策,结果郑军中 的投诚者接踵而来。康熙十九年,仅郑氏部将朱天贵一人,就 率所部两万余人和三百余艘船来降,为清军建立强大的水师奠 定了基础。随后清军乘势收复东南沿海诸岛,使郑氏失去进攻 大陆的前沿基地,并逐步掌握了统一台湾的战略主动权。

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郑经病逝,其内部又发生争位 冲突。权臣冯锡范等杀害了郑经长子郑克牍,立次子克埃继位, 台湾内部政局一片混乱。康熙帝认为武力攻台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同年六月发动了攻取澎湖、台湾的命令。接着,又力排众议 任命原郑成功部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福建总督姚启圣共 同筹划攻取澎、台的方略。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夏,进军 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但在如何攻取台湾的方式上,姚启圣与施琅发生了争执,姚启圣主张等候北风,直取台湾,然后再 取澎湖,施琅则主张乘南风先取澎湖,夺其门户,台湾不攻自 破。双方争执不下,施琅密奏康熙帝,请示给予专征之权,康 熙帝知道施琅有海上作战经验,为避免姚、施二人相互掣肘, 决定令施琅一人独掌专征台湾的指挥权,令姚启圣负责粮饷。

郑克埃得知施琅征台的消息,非常紧张。这时破获了清军 间谍所写关于澎湖防备情况的密信,知道了清攻台的重点。于 是命大将刘国轩为总督,率大小战船二百余艘,水、步兵两万 余人,守卫澎湖,郑军在娘妈宫、四角山、中心湾、鸡笼屿等 处修筑炮台,凡小船可登陆处,皆筑矮墙,分兵把守。刘国轩 将座船停泊于中心湾,指挥作战。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6)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施琅率各种战船二百 三十余艘,官兵两万多人,由铜山直扑澎湖,刘国轩原以为澎 湖列岛防御坚固,六月份又是台风多发季节,施琅不会贸然出 兵。因此,当十五日清兵水师突然出现在澎湖海域时,刘国轩 惊慌不已,急令各岛守军严加防御。次日,施琅率水师进攻澎 湖,郑军列船应战,激战中,双方开始不分胜负,后来落潮时, 施琅座船搁浅,郑军乘机集中炮火向施琅座船猛轰,施琅右腿 被击伤,清军旗舰遇险,余船合力进前打退围攻,救出施琅。 傍晚,清军撤出战斗,退泊西屿头,第二天,施琅总结了昨日 海战失败的教训,根据郑军船少、清军船多的特点,制订出五 船结为一队、围攻敌一船的“五梅花”战术。十八日,清军攻 取了虎井、盘桶屿,随后又以老弱骄兵之计,小船队佯攻澎湖 内外堑,以分郑军兵势。

二十二日,清军强攻澎湖本岛,与郑军在澎湖海域进行了 空前规模的海战,施琅将部队分为三路,命陈蟒率五十艘战船组成左路船队,自己 率战船一百三十六艘 组成中路船队,直攻 娘妈宫炮垒。清将林 贤、朱天贵率先冲入 敌阵,各船也争相靠 近敌船,然后以“五 梅花”战术,五艘战 船围攻敌一艘战船, 澎湖海面炮火矢石如 雨,烟火蔽天。战至 下午,南风大作,清 军处于上风,各船扬 帆疾进,分割围歼敌 船,锐不可当。经过 一整天的激战,清军大胜,共击毁郑军大小战船一百九十艘, 歼敌一万七千余人,而清军仅亡三百二十九人,伤一千八百余 人。刘国轩见大势已去,率残部逃回台湾,自此郑军主力全部 覆没。

郑克壤见澎湖失守,精锐丧尽,无力抵御清军,只得遣使 赴澎湖请降,八月十一日,施琅率军到台湾受降。康熙统一台 湾后,又开府设县,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 济文化的发展。

清军入关后,黑龙江一带屡遭沙皇俄国的侵扰。当时清政 府忙于攻取江南、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等,无暇顾及东北黑龙江一带,给沙俄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致使沙俄先后占据雅克 萨、尼布楚等地。他们在这些地方修建碉堡,建立殖民地,强 征当地居民的赋税,甚至向清朝发布外交文书,要清朝皇帝向 他们称臣,无理要求中国每年向沙俄进贡白银四万两和丝绸等 物品,这一切都遭到了康熙帝的严词拒绝。沙俄于是又增兵雅 克萨,修筑更多的堡垒据点,并扩大侵略范围。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7)

三藩平定后,国内政局基本安定。康熙帝认为应适时出兵 黑龙江,给沙俄侵略者以应有的回击,以保卫国家的领土主权 不受侵犯。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回盛京沈阳拜谒太 祖、太宗陵寝之机,亲自到边境调查情况。他乘船沿松花江北 行,询问由黑龙江逃回来的百姓,打听那里的情况,听到百姓 对沙俄的愤怒与咒骂,康熙知道民心思归,不为沙俄所用,这 是击败沙俄、保卫边境的有力保证。经过实地了解,康熙帝对 出兵黑龙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回京后,为了更好地掌握沙俄的实际情况,康熙帝又派都 统郎坦率领几百名健卒,化装成猎人,深入雅克萨一带侦察敌 情,勘察地形交通。经过一个多月的侦察,郎坦取得了可靠的 材料,绘制了地形图回到北京。

为了永保边境的长治久安,康熙认为必须在边境建城驻兵, 屯田开荒,修筑水路、公路,以加强同内地的联系,这样才能 从根本上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能力。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 熙帝派兵驻守璟辉等地,任命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派户部尚 书伊桑阿到吉林督造船只,修通水路,扩建陆路,使边境与北 京的联系几天就可以通达。康熙帝还谆谆告诫萨布素,要关心 和保护好边民,加强军民团结。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8)

经过两年的准备,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帝派彭春为都统,率领陆军水军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开到雅克萨城下, 把雅克萨围了起来,沙俄军队经过几年的准备,把城堡修得十 分牢固,彭春观察了地形之后,在城南筑起土山,让兵士站到 土山上往城里射箭,城里的俄军以为清兵要在城南进攻,就把 兵力拉到城南。哪知清军却在城北隐蔽地方放了火炮,趁城北 敌人防守空虚,突然轰起炮来,炮弹在城头呼啸着飞向城里, 敌人的城楼被炮弹击中,燃起了大火。第二天清晨,清军又在 城下堆起柴草,准备放火烧城,俄军头目吓得慌了神在城头扯 起了白旗投降。

攻下雅克萨后,康熙帝告诫萨布素要警惕沙俄军队卷土 重来。果然,沙俄军不久探听到清军拆了雅克萨城堡后,便 出城回到璟库城的消息,马上又回到雅克萨,把城堡修筑得 更加坚固。

于是康熙命令萨布素率军第二次进攻雅克萨,这次战斗进 行得十分激烈,战争持续了三个月,最后沙俄头子托尔布被击 毙,士兵死亡百分之九十,清军重新夺回了雅克萨。

随后,康熙致书沙皇,提出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沙皇 因两次受挫,看到想用武力霸占黑龙江流域毫无希望,只好答 应谈判,谈判中,沙皇代表果洛文使出浑身解数,耍尽了无赖 手法,清朝代表索额图义正词严不卑不亢。最后,果洛文害怕 再赖下去,将失去在黑龙江一带的所有地方,只好接受了中国 代表的方案。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9)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月二十四日,中俄双方在尼布楚 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两国边界,肯定了黑龙江 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是中国历史上 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表明了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第二年,沙俄政府又唆使准喝 尔部的首领嘎尔丹进攻漠北蒙古。当时,除漠南蒙古早已归属 清朝外,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嘎尔部族是漠西 蒙古的一支,本在伊犁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嘎尔丹统治准嚼尔 部以后,又野心勃勃地兼并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接着又向 东进攻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抵抗一阵失败了,几十万名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 请求清政府给予保护,康熙帝派使者到喝尔丹那里,叫他把侵 占的地方还给漠北蒙古,聪尔丹以为有沙俄在背后撑腰,十分 骄横,不但不肯退兵,还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攻漠南, 气焰十分嚣张。

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和睦,康熙帝决定亲征嚼尔 丹。1690年,康熙帝兵分两路,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 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出喜峰口;康熙帝自 己带兵坐镇指挥。右 路清军先接触到嘎尔 丹军,经过激烈交 战,打了败仗。康熙 帝又命令左路军福全 进行全力反击。

嘎尔丹把几万名 骑兵集中在大红山 下,那里地形复杂, 后面有树木掩护,前方有河流阻挡,他又把上万头骆驼绑住四脚,使它们躺在地上, 再在驼背上加上箱子,用毡毯裹住,摆成长长的一个驼城。叛 军躲在箱子后面射箭放枪,阻止清军进攻。

但清军用炮火很快就把驼城打开了一个缺口,然后步兵、 骑兵一齐冲杀过去,福全又带兵绕到山后对其进行前后夹击, 直把叛军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嘎尔丹一看形势不利,就 赶快派个喇嘛到清营求和,自己带领残兵到漠北去了”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0)

回到漠北以后,嘎尔丹表面向清政府表示屈服归顺,暗地 里却又重新招兵买马,准备伺机反扑。1694年,康熙帝让喝尔 丹前来会见,准备订立盟约。出乎意料的是,嘎尔丹不但不来, 还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四处扬言自己已经向沙俄政府借 到鸟枪兵六万,将大举进攻清朝,推翻其统治。内蒙古各部亲 王纷纷向康熙帝揭露告发。

1696年,康熙帝忍无可忍,决定第二次御驾亲征。清军兵 分三路,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大将军飞扬古率陕西、 甘肃的兵,从西路出兵,截击嘎尔丹的后路;康熙帝自带中路 军,从独石口出发。三路军约定同时夹攻。康熙帝的中路军率 先到达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嚼尔丹在山头上看见清军黄旗 飘扬,军容整齐,吓得连夜拔营撤退。

康熙帝一面派兵在后面紧紧追击,一面通知西路军飞扬古 在半路上截击叛军。嘎尔丹带兵逃到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 东南)。昭莫多原是一片大树林,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开阔地带, 历来是漠北重要战场。飞扬古在小山的树林茂密处设下埋伏, 派四百人诱战,边战边退,把叛军引到事先埋伏的地方。随着 一声号角,清军从山上向叛军发起进攻,飞扬古又派一支人马 在山下袭击叛军辎重,进行前后夹击。叛军被打得惨败。最后,啜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逃出。

隔了一年,康熙又带兵渡过黄河第三次亲征。这时,嘎尔 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侄儿策旺阿拉布占领。他的左右 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都纷纷投降,并表示愿意做清军的向导。 聪尔丹见此时自己已是众叛亲离,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杀。 至此,历时十三年的嘎尔丹之乱被彻底平定,清政府重新控制 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并编喀尔喀蒙古为四十九旗,给 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同时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 统辖漠北蒙古,实行有效管理。从秦、汉的匈奴到明朝的蒙古 民族难题,终于为康熙所解决。对此康熙说:“昔秦兴土石之 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 为坚固。”这句话,很值得国人回味。

西藏自唐朝时就与中原关系密切,作为附属国的西藏与内地年年来往,互通婚姻,到元明时已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清初时,漠西蒙古的和硕特部顾实汗迁往青海并与达赖五世、 班禅四世建立友好关系o他们对统治西藏的藏巴汗不满,由顾 实汗出兵,杀死藏巴汗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1)

不久,顾实汗病逝,达赖五世也圆寂,大权落入第巴桑结 手中,他想立自己心中的达赖六世,对达赖五世的圆寂密而不 报,但他想立的这位达赖却是一个风流倜傥、不守佛规的青年。 这引起了对第巴桑结不满的拉藏汗的气愤,拉藏汗把此事上报 了清廷,第巴桑结非常恐慌,结果事发,竟被拉藏汗所杀。拉 藏汗掌权后,首先把第巴桑结所立的达赖六世押往北京,请清 廷处置,结果在北去的途中达赖六世病死了。拉藏汗想立一个 自己心中的达赖七世,但青海方面也立了一个达赖七世,双方 互不相让,纷纷指责对方是假的。康熙帝为慎重起见,特派侍 郎赫寿去协助拉藏汗处理此事O

过了几年,双方又上奏康熙帝,都要求自己的达赖坐床。 为免出意外,康熙帝让青海的达赖到北京,但青海不答应,不 顾拉藏汗的反对,擅自让自己选的达赖坐床。由于达赖真假之 争,双方矛盾越来越大,这就给准嚼尔部的策旺阿拉布造成了 可乘之机。

康熙五十五年(1716)冬,策旺阿拉布出兵西藏,两军相 战两个月之久,拉藏汗兵败被杀,策旺阿拉布占领布达拉宫, 大肆抢劫,连寺庙也没能幸免。

康熙帝得知策旺阿拉布进兵西藏的消息后,十分震惊,为 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西藏社会秩序,消灭策旺阿拉布,康熙 帝排除主和派的意见,下诏封青海达赖为七世达赖,废除拉藏 汗所立的七世达赖,并命第十四皇子允穗为抚远大将军,出征西藏。清军将领延信带大队人马迎头痛击策旺阿拉布的军队, 前有强大清军的围剿,后有藏民及喇嘛兵的袭击,首尾不能相 顾,策旺阿拉布的军队很快被清军击败,逃回伊犁,后又归顺 清朝。

清军击败策旺阿拉布后,进入西藏,安定社会秩序,延信 将达赖七世从青海接到西藏,重新举行了隆重的坐床仪式,成 千上万的喇嘛藏民拥到布达拉宫,朝拜七世达赖,延信当众宣 读皇帝诏书,诏书中规定,西藏从此政教合一,由达赖和班禅 统一管理,达赖负责前藏,班禅负责后藏。从此,中国西南出 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局面。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2)

清军入关后最大的弊政莫过于圈占土地,跑马占田,任意 圈夺。顺治帝曾下令禁止,但禁而不止。康熙帝下令,停止圈 地,招徒垦荒,恢复生产。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黄河、淮河、 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绩。

康熙先后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而 后乾隆又大兴“三山五园”,兴建了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 园、万寿山清漪园(后改为颐和园)和圆明园,将中国园林艺 术推向了高峰,特别是康熙修建的承德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 将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以及保持王公大臣们勇猛、强悍 人生风范的教育机制转化为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更是古今中 外园林建设的稀世奇葩。

康熙经常骑着马,在中国北方的山林草泽间徘徊,这是他 祖辈崛起的所在,他在寻找着自己生命和事业的依托点,他每次都要经过长城,长城多年失修,已经破败不堪。看着这片受 到中国历代帝王十分关心的城墙,他想了很多,他的祖辈是破 长城进来的,没有吴三桂也绝对进得了,那么长城究竟有什么 用呢?偌大的一个国家,难道就靠这些砖块去保卫?但是,如 果没有长城,中原的防线又在哪里呢?康熙帝经过谨慎思考, 得出了以下结论: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明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 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现守国之 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 志成城”者是也。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3)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康熙希望能筑一条无形的长城。为此, 他来了个硬的一手和软的一手。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秋天,由皇帝亲自率领王公大臣、各级官兵一万 余人去进行大规模的“围猎”,这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 演习,这既可以使王公大臣们保持住勇猛、强悍的人生风范, 又可顺便对北方边境起一个威胁作用。软的一手是与北方边疆 的各少数民族建立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他们的首领不必 长途进京就有与清廷进行各种交谊的机会和场所,而且还为他 们准备了各自的宗教场所,这就是热河行宫和它周边的寺庙群, 也就是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

总之,软硬两手最后都汇集到了这一片园林、这一个山庄 里来了。说是避暑,说是休息,意义却又远远不止于此,把复 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转化为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一圈香 火缭绕的寺庙,这就是康熙大帝超越秦汉唐宋帝王的高超政治 智慧。避暑山庄是康熙的“长城”,与秦始皇的万里长城相比, 哪个更高明些呢?

康熙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特别有学问、也特别重视学问的一 位,这一点把当时一大群冷眼旁观不与清朝合作的汉族知识分 子震动了,也感动了。

谁能想得到呢?这位清代帝王竟然比明朝历代皇帝更热爱 和精通汉族传统文化,大凡经、史、子、集、诗、书、音律, 他都下过一番工夫,他不仅主持修《明史》,还亲自批点《资 治通鉴纲目大全》,对朱熹哲学钻研很深,常与一批著名的理 学家进行水平不低的学术探讨,并命他们编纂了《朱子大全》、 《性理精义》等著作。他下令访求遗散在民间的善本珍籍加以 整理,并且大规模地组织人力编辑出版了卷帙浩繁的《古今图 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会典》、《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满文字书),文化气魄铺 天盖地。直到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还离不开这些极其 重要的工具书。他派人通过对全国土地的实际测量,编成了全 国地图《皇舆全览图》。在他倡导的文化气氛下,涌现了一大 批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第一流大师的人文科学家, 在这一点上,几乎很少有朝代能与康熙朝相比肩。

以上还只是“国学”,更让现代读者惊异的是他的“西学”。 因为即使到了现代,在我们印象中,国学和西学虽然可以沟通, 但在同一个人身上深谙两边的毕竟不多,尤其对一些官员来说, 更是如此,然而早在三百年前,康熙就达到了这一点。

康熙对医学很有兴趣,也很有研究,他命耶稣传教士巴多 明将西洋《人体解剖学》翻译成满文、汉文。他曾命将一只冬 眠的熊进行解剖,并亲自参加。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4)

康熙又喜爱研习自然科学,他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个 原因,是曾经因为不懂自然科学而在政事时遇到困难。钦天监 杨光先状告汤若望,于是朝廷会议展开了一场关于天算功法的 大争论。当时,康熙命各位大臣在午门前观测日影,但在九卿 中没有一个懂天文历法的,康熙自己也不懂。于是他想:自己 不懂,怎么能判断是非呢?因此发愤学习。

康熙二十七年(1688)十一月二十八日,白晋、孔诚等六 位法国科学家在乾清宫受到康熙帝的召见,他们献上了从法国 带来的三十件科技仪器和书籍作见面礼,这些非同寻常的礼品, 令康熙帝十分高兴,当即决定召他们入宫,担任自己的科学顾 问,从此开始了外国科学家在清朝宫廷从事科学活动长达数十 年的局面。

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2003年曾举办了 “康熙大帝展”,展出故宫珍藏的康熙年间西洋科学仪器,至今仍运转自如,光 彩照人。这些展品主要有:

(1)手摇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手摇计算机是法国科学家 巴斯比于1642年制造的,通过里面的齿轮进位进行计算,故宫 博物院收藏了十台手摇计算机,都是康熙年间制造的,能进行 加减乘除运算。

(2)铜镀金比例规。这原是伽利略发明的计算工具,可以 进行乘、除、开、平方等各种计算。康熙的比例规增加了平分、 正弦等不同的计算。

(3)康熙角尺。尺上镌刻有“康熙御制”四个字。

(4)平面和立体几何模型。全部由楠木精制,是清宫造办 处监制的康熙学习几何学的教具。

(5)绘图仪。质地有银、木、漆、鲨鱼皮等,每套六至二 十余件不等。盒内装有比例规、半圆仪、分厘尺、数尺、圆规、 鸭嘴笔等,为适用野外作业,有的还配有刀子、剪子、铅笔、 火镰、放大镜、黑板、画棒等。这类仪器是康熙时期清宫造办 处依照西洋绘图仪制作的,用于野外绘图。

(6)御制简平、地平合璧仪。它是集简平仪、地平仪、罗 盘、象限仪、矩度为一体的多功能测量仪器,携带方便,具有 适合野外作业的特点。它分六层,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造。

自白晋、孔诚以后,又陆续有不少西方科学家来到清宫。 他们的最大成绩,是促使康熙创建了被他们称为“中国科学院” 的蒙养斋算学馆,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验气图说》、《仪象 志》、《赤道南北星图》、《穷理学》、《坤舆图说》等被一 一翻译过来,有的已经译成汉文的自然科学著作,如《几何原 理》前六卷,康熙又命人译成满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西方科学家还使康熙实施了中国地理大测绘这一伟大创举。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5)

这里,人们不禁会问,既然三百年前西方科技就已经传到 中国,为什么18世纪后中国科学又大大落后于西方了呢?看看 当时在康熙宫廷供职的巴多明留下的诸多信件,就不奇怪了。 巴多明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七月,从巴黎来到中国并进入 宫廷,他在参与中国地理大测绘的同时,把对中国官场的观察 也一一记录下来寄回法国,收入《耶稣传教士书简集》。比如 在谈到清朝的天文机构一钦天监时,他说:“他们观察天象 的条件简陋。在钦天监工作一生的人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当上钦 天监的高级职位,如果监正本人很富有,又爱好科学,他就自 己花工夫去搞研究,如果他想对他的前任工作精益求精,增加 观察或对工作方式做些改革,他马上会在钦天监中成为众矢之 的。众人顽固地一致要求维持原状,他们会说,何必自讨苦吃, 多惹麻烦呢,稍有差错就会扣罚一两年的俸禄,这不是做了劳 而无功反而自己饿死的事吗?毫无疑问,这是钦天监阻碍人们 使用望远镜去发现视线达不到的东西和使用摆锤精确计算时间的原因。

在这种仅有康熙皇帝与个别大臣对科学感兴趣的情况下, 改进科研制度的社会条件根本不具备,就是皇帝个人这一因素 也每况愈下,康熙朝以后,皇帝们对科学一个比一个缺乏兴趣, 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传统已经使中国人的科学思维停留在 朴素状态,凝固化了,这就是中国科技文明在这个时代无法快 速发展的原因。

康熙帝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把大清帝国建成了当时世界 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有、文化最繁荣、国力 最强盛的大帝国。那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 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 岛,总面积约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兴盛 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他本人成为秦始皇以来少 有的好皇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他为什么能取得上述巨大成功呢?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 方面:

过人的功业,必须要有过人的思想;而过人的思想,必须 要有过人的学习。一生好学不倦是康熙开创大业的秘密之一。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6)

康熙八岁丧父,十岁又丧母,两年之间,父母双亡,无疑 是人生幼年最大的不幸,然而人生常是这样,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忧患既使人痛苦,也使人奋进,幼年的不幸,激励了康 熙奋发学习、自立自强的精神。

康熙身上有着三种血统、三种文化和三种品格。他的父亲是满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诲, 又向苏麻喇姑(孝庄贴身侍女)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 骑射,向汉族师傅学习儒家文化。康熙的勇武和奋进,受到满 洲文化的影响;高远与大度,得益于蒙古文化的熏陶;仁爱与 韬略,来自汉族儒学营养;他后来的开放与求新,则是受了西 方文化的熏染。可以说,康熙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 国家的,悠久而又先进,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具有当时 最高的文化素质,这为他展现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奠定 了基础。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学帝王,他五岁入书房读书, 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他继位后,更是勤奋学 习,甚至过劳咯血,他读书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 “体会古 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国平天下。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 卷,他喜爱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劲头,更是令人动容,1698年 巴黎出版的白晋著《中国皇帝康熙传》中有过以下记述:

康熙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西方科学,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 同我们在一起,白天和晚上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自学。他不喜欢 娇生惯养和游手好闲,常常是起早贪黑。尽管我们谨慎地早早 就来到宫中,但他还是经常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准备好了,他急 于向我们请教一些他已经做过的一些习题,或者是向我们提出 一些新问题。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7)

有时他亲自用几何方法测量距离,山的高度和池塘的宽度, 他自己定位,查看各种仪器,精确地计算,然后他再让别人测 量距离,当他看到他计算的结果和别人测量的数据相符合,他 就十分高兴。

康熙就是这样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活学活用,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学精神的学习型皇帝。

康熙继承了儒家为政“仁爱”的理念,并在施政过程中加 以实践,他身后谥号为“仁皇帝”,这个“仁”字,正是他一生 为人、行政的显著特点。

康熙屡次申令停止圈占土地,又免除钱粮达五百四十五次 之多,银一亿五千万两,他赈灾、设义仓,关心民众疾苦。有 一次康熙到塞外视察,发现一个人僵卧在路旁,他亲自询问, 知道这个人叫王四海,是个佣工,在回家路上,因为饥饿,躺 下起不来了。康熙立即下令给他喂热粥,等王四海苏醒后,又 将他带到行宫,给他盘缠,送他回家。

康熙仁政的又一个特点是实行宽刑政策。康熙二十二年 (1683),全国秋决(处死刑)的犯人尚不足四十人。

康熙仁政的第三个措施是惩办贪官,表彰清官。清官是 康熙帝的一面旗帜,当时最著名的清官于成龙,有个绰号叫 “于青菜”,就是因为他虽贵为封疆大吏,却常年不吃肉,只 吃青菜。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斋石)人,先任广西罗城县知县, 当时已经四十五岁,罗城县位于万山之中,历经战乱,没有城 郭,遍地荒草,县衙是茅屋三间,居民仅有六百家。于成龙到 任后,鼓励耕种,设养济院,宽免徭役,兴建学宫,县境大治, 史书说他“居罗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于成龙升任合州知州,前往赴任时,百姓倾城出动,痛哭 号泣相送,有一位瞎子,不肯离去,于成龙问他为什么不走, 他回答说:“我想您路上盘缠不够,我会算卦,可以沿途赚点 钱,以备不足之用。”于成龙很感动,就把他留下来。后来途中钱果然花光了,于成龙 多亏瞎子赚些算命钱才 补充路费到了合州。在 合州,有政绩,又迁黄 风。黄风社会治安很乱, 他装成乞丐,深入罪犯 巢穴,日夜杂处,探明 实情,一举端掉贼窝。 后来又升为福建布政使。 当时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军中有掠良民子女为奴 的现象,于成龙集资赎 出被掠妇女放还。在任 两江总督期间,他勤奉 俭约,每天就是粗米、 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人于是称他为“于青菜”。他死后, 将军、都统、官吏、友人到他家中一看,家里只有竹筐里粗糙 纺织品制作的一身袍子和床头几罐食盐、豆豉而已。为追悼于 成龙,市民罢市,聚哭致哀。百姓家挂他的画像祭祀。康熙曾 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 J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8)

康熙处理军国大政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勤、二是 “慎工

康熙一生勤政。他认为“勤政实为君之大本,怠荒实亡国 之病源”。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大多怠政。万历 帝和天启帝都是有名的怠政庸君,万历二十几年不上朝,导致南北两京缺尚书、侍郎十四员,大学士病请假,内阁大门白天 紧闭,尚书虚悬,无人理事,中枢机构瘫痪。天启帝也一样, 整天不理朝政,却迷恋上了木工活,刀凿斧锯,玩得津津有味。 这样没有责任感的皇帝执政,国家如何不衰败?

康熙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勤政理事,每天都要亲自主 持御前朝廷会议,即听政,最初主要在乾清门听政,后来听政 的地点经常变化,有时在中南海瀛台勤政殿、畅春园澹宁居, 避暑山庄澹泊殿等。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六部九卿等官员,会议 都有记录,听政的时间,一般在早上八点左右,所以又称,“早 朝”。康熙从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 大变故之外,无论严寒酷暑,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听政的。

康熙理政不仅“勤' 而且"慎丁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 事,总要反复调查,慎重决策,下面以治河为例。康熙四十五 年(1706)治河,康熙在御门听政时,大臣们发生意见分歧, 经过调查、辩论、验证等,从正月初十开始到十二月二十七日 结束,整整进行了一年,才做出决策,真可谓慎之又慎,请看 他治河决策的全过程:

第一,重视治河。康熙亲政后将三藩、河务、漕运三件大 事,书写在宫中柱子上,以日日提醒。

第二,寻根溯源。比如治理永定河,他巡视北京通州河堤, 随驾的有皇太子、皇四子、皇五子、皇十四子等,他命诸皇子 分钉木桩,学用仪盘,亲自检测仪器,记录测量。

第三,任用能臣。康熙任用治河名臣靳辅和陈潢,治河大 成。

第四,御前辩论。每一治河方案,都要在御前辩论,即让 不同意见的双方各申己见,互相驳难。

第五,集思广益。争论的双方各有各的理由,没有达成共 识时,康熙又命乡里临河的在京官员,书写己见,上报朝廷。

第六,会议裁决。康熙听了各方面的意见,便在九卿会议 上裁决。

第七,实践验证。方案定了之后,在执行过程中,康熙还 要数次派人去视察河工,检验朝廷辩论意见孰对孰错。

第八,改正错误。若发现方案错了,便马上进行改正。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康熙是一位治政十分严谨的明君。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19)

康熙对子孙的教育特别认真,也特别严格。康熙对皇子的 教育,第一为成龙,第二为襄(助)政,第三为领兵,第四为 务学,第五为书画。由此,康熙帝为皇子皇孙制定了严格的教 育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 岁,即就外傅读书J学习时间,“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 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课简,午前即 退直。迟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 直入,除夕饭前一日巳刻,准散直”。即是说,一年之中,休假 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相比之下,我们今天学生的假 日可谓多矣。

康熙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皇子老师中的汉人老师,都 是一代名儒,主要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 授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授弓箭骑射技艺。

康熙对子孙的教育,除了上学,还包括言传身教,让子孙 参加祭祀、打猎、巡幸、出征等。康熙三十二年(1693),康熙 帝患病,便命皇太子代理政事,康熙帝病愈后,又命皇太子协 助处理一般政务和旗务,对其他皇子常委以重任,既对其加强锻炼,又对其进行考察。

雄才大略是什么 雄才大略一代大帝(20)

康熙对各皇子还注重因材施教。法国科学家白晋写给法王 路易十四的信中说,康熙亲自给皇三子胤祉讲解几何学,并培 养其科学才能。后又让胤祉等向意大利传教士德理格学习律历 知识。后来胤祉成为康熙朝的一位杰出学者,主持纂修了《律 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等。

康熙教育子孙,是他为君之道中的重要内容。康熙的继承 者雍正、乾隆都很杰出,康熙的皇子中,没有不学无术的庸人, 也没有胡作非为的纨绮。他们都有一定素养,一技之长。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