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
2023-04-14 13:34  浏览:42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

咱们昌平,地处雄关古道之冲,扼守西北出京要道,自古为内控中原外扼塞北咽喉之地,兵家必争,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的美称。

或许就是因为咱们昌平地处中原农耕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边界过渡地区,属于战争冲突的多发地点,多次改朝换代也与咱昌平有关,所以从昌平二字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昌盛平安的一种祈求与渴望。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

昌平境域北枕燕山,西峙太行,东临沧海,南望京师,西北是居庸险关,东南有汤山温泉,山川形胜,人文荟萃。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

今天我们先不聊昌平的那些文物古迹、名山大川,就来系统地说说咱昌平一个一个的村落,它们是昌平的基本构成,它的名字背后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尤其是在当下,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村落生存条件的改善,很多村子已经合并消失,很多村民已经迁居他处,村里背后的故事或许就这样被大家所淡忘,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

昌平的村子很多,记忆君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十三陵镇的一些村子,或许你家就在以下的某个村子中,但村子名称的由来或许你并不知道……

本篇文章转自【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等,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

清代成村,因地处桃园沟中段,故名半截沟。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7)

清代成村,曾称下口西沟、达摩沟,后称今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8)

清代成村,因村子北部有10米高的小瀑布,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9)

清代成村,因村子南山坡盛产山桃及地处山口以内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0)

清代成村,传说马武在该地扎寨圈马,因此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1)

元代成村,称灰岭口,后为明十三陵陵域周围十处山口之一,民国初改称上口,因位于下口村以北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2)

清代成村,因山石呈片状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3)

清代成村,因北山盛产山桃及地处山口以外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4)

元代成村,称贤庄口,后为明十三陵陵域周围十处山口之一,后改今称,因在上口以南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5)

该地原来多苹果树,曾名苹果园,1958年公安局在该地养警犬,1968年北京轴承厂迁至该地,称新镇。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6)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7)

清代成村,因果庄村北有沟,村子因此沟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8)

清代成村,因村址位于山前台地,且茅草茂密,村子因植被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19)

明代成村,因村址位于台地之上,且多草本植物红姑娘,故名姑娘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0)

明代成村,曾称大槐树,因为村南曾有一株古槐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1)

清代成村,村西有红峪沟,村子因此沟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2)

明代成村,因山谷多黄花植物,村子因周边植被而得名,1978年小歪咀坨村迁入该村。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3)

清代成村,因村址位于果庄村以南的台地之上,故名南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4)

明代成村,因村址位于德胜口沟右侧高台之上,故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5)

清代成村,因村子东西两侧有土丘,且多杨树,故名杨树洼。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6)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7)

清代成村。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8)

清代成村,因村中有舂米用的碓臼,又地处山谷,因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29)

清代成村,因该地盛产山梨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0)

清代成村,因有一块巨石高约42米,称锥子石,兀立于沟谷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1)

清代成村,该村原称马圈房,因饲养羊、马有羊圈、马圈而得名,1940年后谐音改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2)

清代成村,因原来只有羊肠小道连通山谷中的聚落,故称马道峪。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3)

清代成村,因村子旁边有一块巨石高约42米,称锥子石,村子因此石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4)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5)

辽代成村,唐代已成关隘,关口在今村址以西1.5公里处,昔日从关口到该村的3里长街曾为商业中心,后毁于水患。原名得胜口,金代改成大安口,元代称翠屏口,明代改称今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6)

明代称雁子口或雁门口,为明十三陵陵域周围十处山口之一,清代成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7)

清代成村,因村中有黄泉寺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8)

明代为康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康陵监,民国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39)

明代为茂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茂陵监,民国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0)

明代为庆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庆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1)

明代成村,称石头园。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2)

明代为泰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泰陵监,民国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3)

明代为献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献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4)

明代为裕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裕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5)

明代为昭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昭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6)

清代成村,因村北有7米多高巨石,其形如锥,又因是十三陵陵域周围十处山口之一,因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7)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8)

该村建于1958年,修十三陵水库占地,将原瓜园村、裕陵园村、工部厂村及东山口村的一半迁至现址建设新村。除建有砖瓦房外,同时建设14栋二层住宅楼,形成新村规模,曾名幸福村,因村址位于十三陵水库北岸,1960年正式定名为北新村。1986年长陵乡大水泉村迁至该村。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49)

明代为德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德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0)

清代成村,因位于老君堂东沟,沟中常年有泉水,因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1)

明代为景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清光绪年间曾称景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2)

明代称老君堂口,清代成村,以庙得名,称老君堂。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3)

明代为永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永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4)

明代为长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司香官及陵户,后发展成村,称长陵监,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5)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6)

明代成村,在村东的龙山和村西的卧虎山之间,明代建有关门,是通往十三陵的门户,红墙黄瓦,下辟三券门于高岗之上,中门正对天寿山主峰,称为大宫门,村子因此门而得名,清代称大红门,后称大宫门。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7)

清代成村,明世宗孝洁陈皇后葬于该地,名悼陵,并设神宫监,后成村落,因此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8)

清代成村,明代为修建十三陵陵墙的士兵营地,后演变成村,因该地位于西山口村以东,因此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59)

清末成村,以姓氏得名胡家庄,后演变成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0)

清代成村,原称南坟纪家,以姓氏得名,后改称纪家坟。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1)

元代中叶成村,因人烟稀少,以垦荒为生,初名大黄庄,后因村子东西均有涧沟,村子位于两条涧沟的尽头,因地理位置改称涧头。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2)

清代成村,明嘉靖年间在该地建园,种植蔬菜果品,供给明康陵祭祀所需供品,后成村落,因园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3)

清代成村,原称东坟地,看坟户居住后发展成村,因多路姓,改称路家坟。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4)

1958年修十三陵水库占地,将东山口半个村和龙母庄迁到该地,称杏花村,后因此地位于十三陵水库南部,改成南新村。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5)

清末成村,因村西建有明代石牌坊,故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6)

清代成村,明嘉靖年间在该地建园,种植蔬菜果品,供给明泰陵祭祀所需供品,后成村落,因园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7)

清代成村,明成化年间,宪宗贵妃万氏葬于该地,故称万娘娘坟,守坟户在该地居住年久发展成村落,村子因坟墓而得名,后简化为今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8)

清代成村,称王家庄,因姓氏得名,后演变为今称。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69)

清代成村,明代在此建昭陵园,后因临近明十三陵十口之一的西山口,因此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70)

明代设永陵园于该地,清代渐成村落,村北山腰间有一石灰岩溶洞,称神仙洞,村子因此山洞而得名,后改称今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71)

明代成村,村东北曾有进入十三陵西部各陵的红色侧门,且规模小于南面正门,称小宫门,村子因门而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72)

清代成村,明嘉靖年间在该地建园,种植蔬菜果品,供给明长陵祭祀所需供品,后成村落,因园得名。


十三陵周边村庄的来历 碓臼峪燕子口北新村(73)

做昌平记忆粉丝

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福利、更多活动

更多昌平故事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