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太合乎常理的事情,就以贾府中各丫头的月例银来说,级别高一点的袭人的月例银是一两,而略低一点的晴雯则是一吊钱。而且在制钱的叫法上还有“一贯”、“一吊”的区别。
对于清代的货币,大部分读者都是有基本常识的,一吊钱即一千枚铜钱,通常情况下,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枚制钱,这观点是没有毛病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袭人和晴雯的月例银就没有区别了。
入题之前,先来解释一下“贯”和“吊”的概念清代的制钱计算单位为“文”和“贯”,吊的叫法更多在于民间。一文钱即一枚铜钱。一“贯”钱的数量为一千枚,“贯”这个字是指铜钱加工时用来贯穿钱眼的木棍或竹棍,断面是正方形的。用木棍或竹棍将铜钱串联起来,主要是为了计量的方便。
一“吊”钱也是一千文,所不同的是,“吊”则是用绳子穿过铜钱,这样的话携带更为方便。正是因为“吊”在日常消费中更容易用到,所以被提及的也就更多。实际上数量是一样的,就是物理状态不同。
银钱的汇率问题不同时期,银钱的汇率是不一样的,无非也就三种情况:银钱理想化的状态就是1:1,即1两银子兑换一千文制钱;二是钱贵银贱,即七八百文兑换1两银子;三是银贵钱贱,即一千二三百文制钱兑换1两银子。
影响银钱汇率的原因很多,既有制钱铜、铅含量的问题,也有民间私铸的问题,还有白银储备量的问题。关于这个就不细说了,之前有过具体的发文。
《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这一时期刚好处在钱贵银贱的阶段,当时全国各省1两银子只能兑换七百至八百文之间,只有云南省例外,比价超过一千文。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袭人的1两月例银就没有晴雯的高,因为晴雯的一吊钱按当时的汇率可以换一两二钱左右。显然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作者曹雪芹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
也就是说,除了汇率问题,应该还有其他影响银钱兑换的因素。这也是御史要重点介绍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晴雯领到的一吊钱极有可能是民间私铸的
前面已经提到,清代民间私铸铜钱的情况十分普遍,官方屡禁不止。其根源就是在于私铸铜钱有利可图。从工艺方面来说,铜钱的结构不复杂,一般的作坊都可以私铸。
关键的在于朝廷每次铸造的官方铜钱含量不一,户部宝泉局与工部宝源局出来的铜钱,其含量大多维持在铜六铅四,当然不同时期,这个含量也略有变动。
官方铜钱的铜含量高,这就导致了民间将大量官方铜钱进行熔铸,然后增加铅、铁的含量,有良心的可能铜铅各半,而那些唯利是图之人,则可能铜四铅六甚至更低。
私铸铜钱的利润很高,投资一千两银子,铸出的铜钱价值就有一千三四百两,这比放高利贷要划算许多。乾隆时期,私铸铜钱之风十分泛滥,且各省的铜钱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铜钱因为杂质太多,扔在地上都会碎裂。这种列质钱一旦流入市场,势必造成官铸铜钱升值。
2、晴雯领到的一吊钱可能是旧钱
清代货币市场十分混乱,官方虽然规定百姓日常消费必须要使用本朝制钱。但实际情况却是,市场上流通的制钱既有宋代的也有明代的。民间也认可这些其他朝代的制钱,流通不成问题。
不过问题是,这些钱由于质量不等,价值也不一样。以明代后期的制钱来讲,其质量普遍不高,市面上1两银子可以兑换二千至三千文铜钱不等。
由于民间私铸导致官方的制钱数量大大减少,加上市面上又有许多旧钱流通,所以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王侯贵族之家,都免不了要使用这些劣质的铜钱。
袭人和晴雯有等级之分,所以在月例银上必然会有体现,因此她所拿的1两银要比晴雯高,大致是晴雯的1.5倍左右。后来袭人还成了“内定”的姨娘,他的月例银也涨到二两银子外加一吊钱,这就比晴雯多出四五倍了。
既然说到清代的制钱,就多提几句。清末时期朝廷实行新政,同时也改革币制。之前的银两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廷开始效仿西方国家,摈弃了之前元宝、碎银等形制,并统一含银两,铸造银元。
制钱的情况也是如此,清末时开始铸造铜元(中间没有方孔,且比铜钱要大),规定一铜元可换十文方孔钱。同时,这一时期的一吊钱具体是指十个铜元,折合为一百个方孔钱。就是说,此时的一吊钱和原来的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仅相当于之前的十分之一。
,